保密協議和脫密期講的不是同一個事情,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保密期的含義
接受商業秘密的員工,應當保守該商業秘密,這有點像是法定的義務。現在企業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進一步約定該保密義務。與競業禁止(離職后不得從事與原公司相競爭的行業)不同,保密的義務可以是終生的,只要那個商業秘密一直還處于未公開的狀態,員工就得一直保守秘密(無論是在職,還是離職,或者離職多少年后),沒有時間限制的。
脫密期的含義
脫密期中的“密”指的是“商業秘密”。何謂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設計資料、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等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在實踐中,商業秘密對于用人單位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商業秘密沒有保護好,很可能帶給單位致命的打擊。
因此很多用人單位一般都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從我國的立法來看,我國早在1996年國家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以做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法律賦予了用人單位利用脫密期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權利。
《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二項:“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后,“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雖然從現在的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違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某些公司會選擇采取脫密期這種方式來保護公司商業秘密。脫密期這種方式,與競業限制比較起來,公司無需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
所以保密期和脫密期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希望大家在簽訂相關合同的時候認真閱讀,仔細辨認。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也向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合同的流程
2020-12-10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