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
(2)造成惡劣影響的。
刑法第221條的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由此可見,構成本罪,必須達到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標準。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1項規定,“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直接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達到50萬元以上。
所謂商業信譽,是指企業因其生產、經營及其效益,在社會上所獲得的好的評價和贊譽。
所謂商品聲譽,是指商品因其價格、質量、性能等在社會上尤其是消費者中所獲得的好的評價和贊譽。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2項規定,“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是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應當立案追究。這里“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根據《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附則中的有關規定,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接近本罪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的標準,并且已經達到該標準的80%以上,即直接經濟損失達到40萬元以上。在這種條件下,只要同時具備“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的情形之一,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至于“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造成惡劣影響”的具體標準,應當結合具體案件進行綜合評定。
本罪的構成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指行為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情節嚴重或者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經營者的商業信譽權、商品聲譽權和社會主義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2.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商業誹謗的行為,即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
該行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必須要有捏造并散布一定虛偽的事實的行為。一般指無中生有地編造一些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事實"并公之于眾的行為。
(2)該虛偽事實必須是能夠使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下降的事實。(3)該虛偽事實可以是關于任何經營者的。一般來說,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以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都是為了降低他人的競爭力,以使自己從中獲利,因此其行為所直接指向的一般都是他的競爭對手。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的主體。實踐中,本罪主體多是從事商品經營或營利性服務的經營者。
4.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具有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目的。犯罪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泄私憤、不正當競爭等,但無論動機如何,均不影響本罪的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
本罪的認定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首先,應當劃清合法與違法的界限。如一些消費者通過
正常渠道反映生產者、經營者商品有摻假、低劣現象的,對這種行為應予法律保護和支持。
其次。要劃清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對于那些實施了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但是情節
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論處。
2.本罪與侮辱罪、誹謗罪的界限。主要區別在于:侵犯的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前者是他人的商譽權和社會經濟秩序,其行為對象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后者侵犯的客體是人身權利,其行為對象只能是自然人。
3.本罪與假冒他人商標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
為商譽權;后者為商標專用權。(2)客觀方面表現不同。前者以語言、文字等為手段,捏造、散布虛偽事實;后者是以假冒他人商標為其客觀方面特征。
本罪的量刑
根據刑法第221條的規定,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刑法第231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轉租房屋的部分嗎
2021-03-02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湖南省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2-20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