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刑罰制度改革
〈一〉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整個演變過程
1、夏至西周。夏確立了墨、劓、宮等五刑制度,刑罰嚴酷;商代更趨殘酷,出現了許多非人道的極刑,刑罰體系非常殘忍;西周為奴隸制刑罰成熟階。
2、春秋至秦。春秋時期以五刑為主,這一時期是奴隸制刑罰向封建制刑罰過度階段,刑罰依然比較嚴酷;秦朝刑罰出現新的變化,出現了主刑和附加刑,刑罰仍然非常殘酷。
3、漢至隋唐。漢朝刑罰開始出現寬緩信號,一些非常不人道的死刑被廢除或者修改;隨后的三國兩晉南北朝延續了漢的寬緩趨勢:隋朝以《開皇律》為標志,明確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定刑罰的內容,廢除前朝過于嚴酷的刑罰;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的顛峰,其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都是后世統治的典范,這種整個社會的普遍繁榮和整體文化的發達,也同樣反映在刑罰的變革上,這一時期的刑罰比所有朝代都要更輕,而且其適用刑罰一改前朝各代以“從重為主”,變為以“從輕為度”,《唐律》被認為是我國古代社會“得古今之半”的刑罰中的典范。隋唐刑罰總體寬緩。
4、遼宋夏金元明清。宋創設了一些新的刑罰制度,元初為習慣法,后逐步向漢朝的五刑體制過度;明清時期大量復活前朝的殘酷刑罰,并且比前朝更加殘酷化。
〈二〉中國歷代刑罰的成因及其思想意義
1.奴隸制度下的刑罰。夏商周時期屬于奴隸制社會,其刑罰也著重體現了起根本特點。人們普遍認為“天罰”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深刻的宗教主義典型特色。在這一時期的“禹刑”、“湯刑”、“呂-刑”、“九刑”皆是因為這兩個時期有“亂政”而制定的。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刑罰是為了穩定制度,保護一定的社會秩序而由統治階級制定的。其根本思想是保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這一時期的刑罰殘酷無比,懲治從肉刑到心理都極其苛刻。對于當時的人民思想單一,教化不足,蠻性不悟,起到了一定的懲戒作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比較積極意義的“以德配天(德要求敬天、敬宗、保民)”和“明德慎罰(實施德教,用刑寬緩)”的重要刑罰思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11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拆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