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刑罰制度改革
〈一〉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整個演變過程
1、夏至西周。夏確立了墨、劓、宮等五刑制度,刑罰嚴酷;商代更趨殘酷,出現了許多非人道的極刑,刑罰體系非常殘忍;西周為奴隸制刑罰成熟階。
2、春秋至秦。春秋時期以五刑為主,這一時期是奴隸制刑罰向封建制刑罰過度階段,刑罰依然比較嚴酷;秦朝刑罰出現新的變化,出現了主刑和附加刑,刑罰仍然非常殘酷。
3、漢至隋唐。漢朝刑罰開始出現寬緩信號,一些非常不人道的死刑被廢除或者修改;隨后的三國兩晉南北朝延續了漢的寬緩趨勢:隋朝以《開皇律》為標志,明確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定刑罰的內容,廢除前朝過于嚴酷的刑罰;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的顛峰,其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都是后世統治的典范,這種整個社會的普遍繁榮和整體文化的發達,也同樣反映在刑罰的變革上,這一時期的刑罰比所有朝代都要更輕,而且其適用刑罰一改前朝各代以“從重為主”,變為以“從輕為度”,《唐律》被認為是我國古代社會“得古今之半”的刑罰中的典范。隋唐刑罰總體寬緩。
4、遼宋夏金元明清。宋創設了一些新的刑罰制度,元初為習慣法,后逐步向漢朝的五刑體制過度;明清時期大量復活前朝的殘酷刑罰,并且比前朝更加殘酷化。
〈二〉中國歷代刑罰的成因及其思想意義
1.奴隸制度下的刑罰。夏商周時期屬于奴隸制社會,其刑罰也著重體現了起根本特點。人們普遍認為“天罰”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深刻的宗教主義典型特色。在這一時期的“禹刑”、“湯刑”、“呂-刑”、“九刑”皆是因為這兩個時期有“亂政”而制定的。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刑罰是為了穩定制度,保護一定的社會秩序而由統治階級制定的。其根本思想是保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這一時期的刑罰殘酷無比,懲治從肉刑到心理都極其苛刻。對于當時的人民思想單一,教化不足,蠻性不悟,起到了一定的懲戒作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比較積極意義的“以德配天(德要求敬天、敬宗、保民)”和“明德慎罰(實施德教,用刑寬緩)”的重要刑罰思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2020-12-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如何制作土地流轉合同,要把握合同的哪些要點
2020-12-22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