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則上是有效的,這是合同雙方意思自治的體現
我國《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可見,訂立合同是合同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體現,是雙方當事人權衡各種利弊后,做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雙方若對合同條款不持異議,并自愿承擔相應的權利和義務,那么法律應當予以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非法干預。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買受人在有多種廠家的產品可以自由選擇的情況下,自愿接受該條款,屬于買受人權衡各種利弊之后,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行為,是放棄相關權利的承諾。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的無效規定了五種法定情形,這五種情形分別是:(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上五種情形只要存在其中之一,該合同就可以被認定無效。需要說明的是,合同中的某個條款若存在以上五種情形之一,也可以被認定為無效條款。以上五種情形中,(一)、(二)、(三)、(五)項比較容易判定,第(四)項的界限比較模糊,認定起來摻入的主觀因素比較大。如果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不存在以上五種情形,則該合同就排除了無效的可能性。
2.若經營者在該商品領域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則該條款應認定為無效。
國家鼓勵科學技術發明創造,鼓勵自主創新,禁止以任何手段阻礙技術進步,也禁止任何限制競爭的行為。如果某一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即該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那么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將會被禁止。我國即將實施的《反壟斷法》第十八條規定了認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應當依據的因素,即:(一)該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市場的競爭狀況;(二)該經營者控制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的能力;(三)該經營者的財力和技術條件;(四)其他經營者對該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五)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難易程度;(六)與認定該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有關的其他因素。同時,該法第十九條規定了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幾種情形,比如: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未交付定金合同成立嗎
2021-01-07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拆遷公司來談補償,應該出示哪些文件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