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網上傳播個人隱私的法律責任(《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在網上傳播他人個人隱私的,要依據造成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主要法律責任包括侵權責任、治安處罰責任和刑事責任三類。
第二條?【保護范圍】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的請求權】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二、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網上傳播他人個人隱私的,要依據造成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主要法律責任包括侵權責任、治安處罰責任和刑事責任三類。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害人因遭受犯罪行為侵害造成物質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16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