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名譽侵權是否會輕判
侵壞名譽權不會被定刑和判刑。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但是不會判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侵害名譽權通常以造成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為前提,單純受害人主觀上的名譽感即自認為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侵害名譽權。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人名譽受損的,也按侵害名譽權處理。
侵權形式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中認為,被告趙xx根據傳聞,撰寫嚴重失實的文章“鎖甲三千元帶來的震蕩”和被告《上海文化藝術報》社未經核實而刊登該文,造成了不良后果,兩被告的行為均已構成侵害徐良的名譽權。
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一般的名譽侵權案件是不會被判刑或者是被定刑的,一般只是要求賠禮道歉就可以了,對于嚴重影響了他人生活的情況,還可以要求對方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助,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我國新農村拆遷法補償規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登記危房后如果正好在拆遷范圍,賠償金額有影響嗎
2021-03-19成武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天津拆遷政策有哪些呢
2020-12-07公有居住房屋的拆遷安置補償選擇
2020-12-28聊城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多少錢
2021-03-18拆遷分房孕婦怎么算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