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病人的病情和健康狀況被視作私人信息和秘密,因此受到隱私權的保障。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有為保密的義務。同時,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病患隱私權的原因
病人為何特別需要隱私權的保障呢?學者認為對病人而言,隱私是基于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中。有社會生活自然存在‘隱私’,而醫療行為又是社會活動的一部,病人當然需要‘隱私’。‘醫療隱私權’屬基本人權的一種,對病人隱私的保障,可謂對“人”表示尊重的具體表現。基于人性尊嚴的考量,應保障病人隱私。所以多數病人就醫行為是基于個人對身體的自主控制,進而提供自身的醫療資料。保障病人隱私的另一層意義,是對個人行使自主權的尊重。由醫病關系來看,醫病之間的信賴是病人提供充分資訊的基本要件。病人期望醫事人員對其資料絕對保密,同時認為法律會給予嚴密規范,因而在需要治療時,愿意充分提供個人完整資訊。
病患隱私權的限制
不過病患隱私權并非無限上綱,基于公共衛生及大眾利益考量,病患隱私必須有一定的規范。如何平衡各國政府的公共衛生利益、第三人利益及個人隱私利益的沖突問題,便是維護病人隱私的最大挑戰。原則上視其利益何者較為重大而定,必須個別認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醫師診治病人或醫師、法醫師檢驗尸體,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視實際情況立即采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并報告該管主管機關。病人情況有異動時,亦同。第三類傳染病應于1周內完成,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調整之。另外中華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條也規定,醫師以外醫事人員執行業務,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或因而致死之尸體時,應即報告醫師或依規定報告。醫療(事)機構應指定專責人員負責督促所屬醫事人員依規定辦理。這些規定都是對病患隱私的限制的例子,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
無論如何,作為醫事機構或其署專業工作人員,對于病患隱私及病歷之內容皆不得任意泄露,此為文明國家之共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病歷是屬于個人隱私權的,因為病人的健康問題是屬于自身的隱私,所以會受到隱私權的保護,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有為保密的義務。12、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