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高空墜物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我們能夠作為自身來講不讓別人受到傷害,但是應該可以避免,那么高空墜物新民法總則是怎樣規定的?根據有關的規定,工作任務而導致一些相關建筑的破壞的,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詳情請看下文。
高空墜物民法總則:
一、《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該規定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較為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
二、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而非連帶責任。理由: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生的作用。而連帶責任,
基本上每年都會有新聞報道高空墜物致傷案件,“窗臺花門墜落砸傷行人”“高空拋酒瓶煙灰缸致人死亡”等。高空拋物不僅是不文明行為,還會造成許多安全隱患,對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對于高空墜物砸傷路人的責任分擔,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閑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若造成他人重傷或者重大事故,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民法總則》也規定,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總則草案通過后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對于無法確定侵權人的高空墜物致人損害,《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不過這一條規則在法律制定時曾引起爭議,在司法實踐上往往也引發社會熱議。
對于防范高空拋物致死致傷事件,除了公民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安全意識之外,物業或居委會等也要加強宣傳引導,比如有的物業公司就發出了杜絕高空拋物等倡議和提示,部分內容值得借鑒:
1.充分認識到高空拋物的危害性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杜絕高空拋物現象;
2. 家長注意言傳身教,用規范的行為教育好孩子不要往樓下亂扔雜物;
3.高空拋物事關人身安全,人人都有監督高空拋物行為的義務,請大家相互監督和提醒。
文章已經詳細介紹了民法總則的一些相關規定,其實更多的也是在強調高空墜物的危害性,如果讀者想了解更多的關于高空墜物新民法總則是怎樣規定的,那么就需要讀者進行業余時間的思考,以及法律知識的相關學習了。
高空墜物傷人向誰索要賠償
高空墜物致殘(6級)怎么賠償?
高空墜物砸中行人,誰擔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探視權行使中的問題
2021-03-16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