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全球性的特點,這些特點對傳統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提出了挑戰,需要制定新的“游戲規則”來對國際電子商務合同進行規范和調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和國際商會等國際組織對國際電子商務合同給予了及時和必要的關注,制定了一些條約、慣例和示范法等,基本建立了國際電子商務合同的法律制度框架。
一、國際電子商務合同法的重要淵源
國際電子商務合同法的淵源,是指國際電子商務合同產生的依據及其具體的表現形式。
(一)國際條約
各國締結的有關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合同的國際條約或公約是統一的國際商法的重要淵源。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EDI規則研究與發展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電子商務立法活動。1996年6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貿易法委員會起草的《電子商務示范法》,該法采用了開放性的立法模式,為國際電子商務法提供了一個框架。2001年又通過了《電子簽名示范法》。2005年11月在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十八屆會議上審議和通過了《國際合同使用電子通信公約》(以下稱《公約》),在第60屆聯大通過后供各國簽署。該公約是有關電子商務的第一個專門性公約。
(二)國際貿易慣例
關于電子商務合同法的慣例有國際商會于1997年11月發布了《國際數字簽署商務通則》,該通則是第一部電子商務的全球性自律性規范。1990年和2000年國際商會分別兩次對《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通則》進行修訂。2004年國際商會又制定了《國際商會2004年電子商務術語》(以下簡稱《術語》),為當事人提供了兩個易于納入合同中的簡短條款,以此表明當事人商定了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電子商務合同。
二、《國際合同使用電子通信公約》主要內容
(一)《公約》管轄問題
國際電子商務合同于一般電子商務合同的區別在于營業地位于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訂立或履行合同?!豆s》規定,有關使用電子通信的國際合同適用于與營業地位于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訂立或履行合同(或約定)。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合同當事人的住所地或營業地判斷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所以《公約》確立了當事人的住所地或營業地判斷的四項重要規則,一是以當事人指明或披露營業地為準;二是在情形下,以合同關系最密切的營業地為當事人營業地;三是確定了自然人無營業地的,以自然的慣常居所為準;四是公約確立了電子聯系因素不應作為營業地判斷的規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賠償申請書如何寫
2020-12-09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土地使用證修了3層樓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0-12-09拆遷款戶主去世有人放棄過繼承是否還享有安置費
2020-11-30拆遷補償協議到底該怎么簽
2020-12-26城市私有房屋被拆遷怎么辦
2021-02-08鄭州拆遷過渡費如何規定
2020-12-03拆遷是按照宅基地面積還是房屋面積賠償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