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可認定為商品房欺詐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1、銷售現房時,將偽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優質房屋銷售的;
2、銷售現房時,故意隱瞞房屋真實面積,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優質工程從而騙取優質工程加價的;
4、銷售明知不能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公開銷售的房屋的;
5、虛標最低價、清盤價等欺騙性價格進行銷售的;
6、故意隱瞞開發商真實身份,或冒充其他開發商名義銷售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大眾媒體對商品房做不可實現的虛假宣傳的。
如果開發商在銷售商品房的過程中出現以上幾種情況的,并且開發商是故意或明知的,購房者可以以開發商作出欺詐行為為由而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要求其雙倍賠付。
怎么處理商品房欺詐行為
我國《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商品房買賣過程中因出賣人惡意違約和欺詐,致使買受人無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
因商品房欺詐行為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或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時,買受人除可請求出賣人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這有利于有效制裁和遏制欺詐、惡意違約等摒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損害市場交易安全的行為,維護守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誠信制度的確立。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開發商賣房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且有的開發商是屬于把那種質量不過關的房產作為合格房產進行銷售,自己在購買房產之前應當提前幾個月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骨折輕傷二級要賠多少錢
2021-02-06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