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表現
侵犯人身自由權除表現為侵犯貞操權、婚姻自主權、知情權外的主要表現為:
(1)非法限制公民行動,非法拘禁自然人;
(2)利用被害人的羞恥、恐怖心理,妨礙其行動。臺灣民法學者認為,奪去入浴婦女的衣服,使其無法行動,構成侵害自由;
(3)妨礙公路通行,妨礙對于私路有相鄰權、地役權的權利人通行。侵犯人身自由權可以不作為方式構成。臺灣學者認為,不將礦工引出礦坑,構成侵犯自由權。
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責任構成條件
1.存在侵害人身自由權的行為。依據中國的現行立法規定,只要違反了憲法關于公民人身自由權的保護規定、禁止拘禁規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禁令規定和行使自由與權利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自由和權利的限制的規定,即屬違法。在司法實務中,只要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應確認為侵權行為具有違法性。
2.有損害結果。侵害人身自由權造成的損害事實,表現為行為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權包括身體自由權和精神自由權所造成的客觀表現和最終結果。客觀表現指因侵權行為的實施而使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進行思維狀態的改變。最終結果是受害人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的損害。
3.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當行為人的行為與受害人自由權受到損害的事實具有因果關系的時候,即成立該要件。
4.侵權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害人身自由權的行為人必須在主觀上有歸責性的意思狀態,即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要件。行為人沒有過錯,就不承擔責任。
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受到侵犯,如何尋求保護?
《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2項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6月11日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的受案范圍,公民對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的勞動教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對公安機關作出的強制收容審查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犯罪行為,公民則可以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3條、第59條的規定,向司法機提出控告和檢舉。
當今的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權利,但往往無法準確地判定一些行為是否侵犯到自己的人身自由權,也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通過以上小編整理的資料,對您的疑惑是否有所幫助呢?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仲裁法的受案范圍的情況
2020-12-23連鎖加盟的一些陷阱
2021-03-22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