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是需要看具體的情況的。
相關法律知識:
工傷保險責任與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重合時適用
首先,工傷保險雖是社會保險,與商業人生保險性質有差異,但這并不妨礙兩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可通約性。工傷保險的宗旨在于補償受害職工的損害,使原先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責任讓全體社會成員分擔損失,保證事故受害人獲得補償;而人身保險的宗旨亦在于分散風險,使得出現保險事由時,受益人或被保險人可以獲得保險金。因此,從兩者分散風險,補償受害人方面二者可以互通。
其次,我國法律承認第三人侵權與工傷事故能夠競合,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救濟方式。根據《工傷條例》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或者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或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都應當認定為工傷。在這幾種情形下發生的工傷,大多數是由第三人侵權引起的。因此,既使工傷是由第三人侵權引起的也應當認定為工傷。但是《工傷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救濟方式。所以,工傷職工當然有權同時選擇兩種救濟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三,實行相加模式,允許受害職工雙重請求權,是法律的制裁目的之所在。工傷保險與人揣損害賠償責任,雖然主要的功能是補償或者賠償受害職工的損失,但它們還有制裁功能,即對用人單位進行制裁,促使其提供更安全的工作場所、工作設施、工作條件,同時對負有責任的第三人也是一種制裁,促使其提高自身注意義務,改善自身設施。如果不實行相加模式,即使實行補充模式,都無法完全達到制裁目的,容易使用人單位可以推卸責任,使得負有責任的第三人逃避義務。
第四,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同時也是受害人的民事權利,侵害人與被害人之間形成的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我國的《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此,第三人侵害他人身體造成傷害的,被侵害人依法享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五,職工發生工傷后享有工傷待遇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是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法定的義務,扣減工傷保險待遇的做法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我國的《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工傷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律霸小編提醒您,法律并沒有賦予工傷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對侵害人享有代位求償權,因此不得要求勞動者先向侵害人索賠后才能申請保險待遇。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