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名譽權的兩種主要表現是什么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有朋友或親人遇到被侵犯名譽權情形,想要知道具體的幫助他們方法,找個律師的幫助是最好的,律霸網上有許多律師能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