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據媒體報道,昨日廣州市花都區法院審理了兩年前的一件打賭意外溺死案。2014年2月,年過六旬的劉某良與劉某華是同村好友,二人閑聊時打賭游泳,約定劉某良若能橫渡池塘,劉某華就給1000元。不料,一時沖動的劉某良跳進水里,在游泳過程中溺亡。事后,劉某良的妻兒將劉某華告上法庭,索賠70多萬元。該院審理后判定劉某華擔責兩成賠償14萬余元。劉某華不服提出上訴,廣州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庭審中,劉某華表示對劉某良的死亡“感到很難過”,但自己對劉某良的死亡沒有過失更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請法院駁回所有訴請。劉某華辯稱,他沒有和劉某良打賭,他只是敷衍了劉某良幾句,之后,劉某良就往外走。劉某華告知其要給兒子打電話,便沒有跟著劉某良走到魚塘邊,但劉某良很快跳進魚塘,他也有叫人去救劉某良。
法院審理后指出,劉某華與死者對于打賭的內容以及金額進行了約定。而且,從案外人的筆錄可推斷,若如劉某華所述只是敷衍,則他有足夠的時間阻攔劉某良游泳。為此,對于劉某華的辯稱法院不予采納。
而劉某良年齡已超過60歲,他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清楚知悉自己的身體狀態,但仍然下水游泳而產生嚴重后果,存在較大過錯。另一方面,劉某華明知事發池塘的長度與深度,仍與劉某良打賭,是對該打賭行為危險性的疏忽及懈怠,從而導致劉某良死亡后果的發生。
故此,劉某華的行為存在過錯,法院認定劉某華應對打賭造成劉某良死亡的后果承擔2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共計14萬余元。
【法律解讀】
根據現有的情況分析,死者是有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酒后打賭游泳應當預見該行為具有危險性,但其依然參與打賭,最終導致溺亡,其主觀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本身存在過錯,自身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另一個層面上,其余參與打賭的朋友亦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死者酒后打賭游泳的行為不但不勸阻,反而參與,在主觀上亦是放任了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應該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載舉證期多久
2021-03-01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失能
2021-01-25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