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陳某與劉某同為某知名電器公司的員工,但因劉某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其照片,并附以侮辱、誹謗性的文字,陳某認為對方破壞了自己的名譽,給自己的精神造成嚴重打擊,故此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劉某起訴至法院,索賠兩萬元。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懷柔法院判決劉某承擔侵權責任。
陳某起訴稱,自己和劉某為電器公司的同事,平時因為性格不合,因此關系不好。2015年7月,劉某先后在朋友圈發布陳某照片,并稱“陳某是某某電器公司(另一知名電器公司)的賊,跑我們公司來了”、“她媽的遺像”、“這是偷過東西的賊,大家一定躲遠點”等內容,并揚言“我要每天警告大家一次”。微信發出后,公司領導和同事對陳某議論紛紛,陳某因此非常氣憤,情緒低落,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陳某認為,劉某的行為破壞了其名譽,造成了其社會評價降低,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禮道歉、恢復名譽,并賠償其精神損失兩萬元。
懷柔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劉某于2015年7月在其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對原告陳某使用了貶損性、侮辱性、誹謗性等言辭,劉某并未提交證據證明涉案信息內容的客觀真實性。劉某將上述不當言論在其微信朋友圈內發布,造成上述不當言論的傳播,認定其在主觀上具有過錯。
法院表示,微信作為網絡信息交流平臺,便捷快速,散播廣泛,由于劉某發布的不當言論,涉案信息確容易引發對陳某的猜測,造成其社會評價降低。劉某行為系侵犯陳某的名譽權,劉某應承擔相應民事侵權責任。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劉某在其朋友圈登載致歉聲明,對原告陳某賠禮道歉,賠償陳某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法條鏈接】
1986年4月1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