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租人擅自轉租出租人作出解除理由可以嗎?
租賃合同履行過程中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進行轉租。主要依據為《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但根據《房屋租賃合同解釋》第16條規定,出租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承租人轉租,但在六個月內未提出異議,其以承租人未經同意為由請求解除合同或者認定轉租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即,此情形下出租人需要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承租人轉租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異議,主張解除;如果超過6個月仍未提出則推定出租人同意轉租,出租人不能再以此為由主張解除租賃合同。
二、如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1、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解除自雙方當事人達自協議生效解除協議或在原合同中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生后時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送達的通知到達對方時即解除。
2、對于法定解除,當事人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通知對方的形式來得到實現。
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據此,只要一方有第九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另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只要通知到違約方,合同即行解除。
3、因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違約而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則須經過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確認。
但在實際上,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解除合同,都往往會引起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在面臨爭議的情況下,當事人并不一定能達成一致,所以解除合同大多只能通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來解決。
值的注意的是在一當事人行使通知權時,被通知一方當事人如有導議則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申請,才有可能否定合同解除的效力,除非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另一方當事人解除合同的通知不生效的裁決,否則該合同已經解除。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沒有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而仍然行使原合同中的權利,就是其他獨立法律關系中的侵權行為。例外的是,如果涉及訴訟或仲裁認定合同不解除,為了防止因恢復原狀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應當規定在生效裁決作出前,合同不產生解除的效力。
那么在租房后雙方也是需要簽訂租賃合同并在租賃關系中寫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承租人在租賃房屋的過程中出現了違反合同的行為后,也是會給出租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所以出租人是可以依法解除租賃關系的,如果是因為出租人擅自解除租賃合同也是需要支付違約金的。
出租人可以解除租房合同嗎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出租人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