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月至今年2月,浦東法院共受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809件,訴訟標的總額近9000萬元,其中產險糾紛491件,交強險糾紛184件,人身保險糾紛98件,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36件。
其中財產險方面的保證保險、信用保險、消費信貸保險、公眾責任險,人身險方面的投資型保險、團體旅游保險、涉及未如實告知“煙齡”、飲酒史等新類型保險合同糾紛不斷出現,爭議焦點集中在:一是圍繞保險條款,表現為對保險合同免責條款適用的爭議與對保險合同條款不利解釋規則運用的爭議;二是圍繞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表現為雙方的舉證責任、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與被保險人的危險程度增加通知義務;三是圍繞保險利益,所收案件中出現因掛靠、團保、轉讓車輛等事由導致是否存在保險利益的爭議。
因此建議保險消費者要盡可能加強維權和糾紛防范意識。首先在投保時,要慎重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保險產品,綜合評價本人對產品收益的需求和風險的承受能力,切不可單純依靠營銷人員的片面推銷做出不正確的判斷。其次在簽訂合同時,要對保險范圍、免責范圍、除外條款等保險條款進行具體了解,對約定不明確條款可要求保險工作人員解釋說明。同時要如實告知有關事項,尤其是投保人身險時要如實告知身體健康狀況。建議把最近的體檢報告和以往病歷出示給保險公司并在合同中注明該事實,避免由于消費者自身的認識原因或者營銷人員的錯誤指導,導致在如實告知義務上產生糾紛。最后要加強維權意識,要完整保管好相關證據資料,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要求其簽收材料,或者自身保留原件,在醫療過程中注意收集相關的憑證以備訴訟舉證。
同時,新《保險法》已經施行,消費者也要主動增加對保險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