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的解除權除斥期可以約定嗎?
只要雙方同意就可能約定;
1、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2、出租人若催告承租人履行支付租金義務的,雖然法律未明確規定“合理期限”的區間,所謂舉重以明輕,可參照最高院關于商品房買賣的司法解釋,將合理期限界定為三個月;若沒有進行催告的,則可參照該司法解釋的規定,確定該期間為一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二、除斥期適用范圍
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如撤銷權、解除權等。從立法例看,適用除斥期間斥期的主要有: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或者顯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間;撤銷因欺詐或者脅迫訂立的合同的期間;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期間等。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非對所有的形成權都設有除斥期間的規定,例如,相對人行使催告權的期間、選擇權人行使選擇權的期間等。
除斥期間的適用范圍是否僅限于形成權,有學者認為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有學者說,除斥期間所消滅之權利多為形成權,有學者指出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需要擴大除斥期間的適用范圍。那么除了形成權以外,除斥期間還可以適用于哪些權利?從立法例看,由于各國立法政策不同,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對于承攬合同中的瑕疵擔保期間,《德國民法典》規定為消滅失效(第634a條),《日本民法典》規定為除斥期間(第637條),《意大利民法典》規定為失權期間(第1667條第2款)。據此,關于除斥期間的適用范圍,是涉及民事權利在時間上限制的制度設計問題,其中包括訴訟時效、除斥期間、失權期間等問題,這些問題有待學理上進一步探討,有待法律上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出租人是有解除權的,但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而對于除斥期在進行約定的時候就要按條款來進行辦理,如果一方不同意的話,那么就不能進行約定,合同都是有期限的,在合同期限沒到之前就不能使行此權利。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出租人什么情況下享有解除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被燙傷的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1-11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請律師打離婚需要多少律師費
2020-11-23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