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yè)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該條的(一)、(二)、(三)、(五)、(六)項都存在有第三人侵權的可能性,譬如,事故是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tǒng)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第二款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此,受害人是可以同時享受工傷待遇和獲得人身損害賠償的。
那么,在受害人工傷確定的情況下,對于第三人的認定,承擔責任的形式和份額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三人的確定標準,根據《解釋》第八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第三人應當是非受害人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的致害行為;或者與受害人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的非職務行為致害。當滿足上述情形之一時,受害人有權在享受工傷待遇時請求該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人承擔責任的種類有:完全責任;連帶責任;按份責任。在第三人獨立地實施侵權行為時,應由其承擔完全的侵權責任。譬如,受害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第三人的暴力傷害。在第三人與其他第三人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或者無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行為直接結合造成受害人人身損害時,該第三人應當向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在第三人與受害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履行職務行為直接結合時,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因受害人享受了工傷待遇,單位不再承擔責任,該第三人應當轉化為承擔按份責任。二個以上第三人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fā)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即按份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jiān)外執(zhí)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離婚協(xié)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保密協(xié)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lián)系
2020-11-08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