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第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 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 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尸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尸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尸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后,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其實,國家法律制度有規定醫療事故的處理流程,發生醫療事故后不需要醫院主動申請,但需要醫院主動報,告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以后,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就會組織對醫療事故進行鑒定的。
醫療事故訴訟有效期
醫療事故最高賠償金額是多少?
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繼承的遺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