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咨詢:
張某是業余通訊員,他根據兩個人的反映,未到我公司采訪,也未經我公司核稿,沒有經有關質量部門的認定,便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向某報社投稿,批評我公司生產的新產品有質量問題。這一報道完全失實,嚴重損害我公司名譽。部分客戶要求解除合同和退貨,給我公司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F我們已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張某損害我公司名譽的責任。如何計算經濟損失的賠償數額,能否要求張某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律師回答:
法人依法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新聞報道應遵循真實客觀的原則,張某的報道是否侵害了你公司的名譽權,關鍵是認定其報道內容是否真實。按照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名譽受到侵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文章的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發布的《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定:“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如果張某的報道內容基本失實,損害你公司的名譽的,可認定為侵害你公司的名譽權。按照民法通則第120條和第134條的規定,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承擔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至于該如何計算你公司因名譽受損害而遭受的經濟損失的賠償數額,可按照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0條“因名譽權受到侵害使生產、經營、銷售遭受損失予以賠償的范圍和數額,可以按照確因侵權而造成的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損失程度來適當確定”的規定來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即使能依法認定張某的行為侵害了你公司的名譽權,你公司也不能向法院訴請張某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抵押的商品房可以銷售嗎
2020-11-23天津二手房買賣程序有哪些
2020-11-27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