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醫療事故訴訟糾紛根據糾紛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根據最新的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和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均為一年。因此,若是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除了侵權之訴外,醫療事故糾紛還可能是由于醫方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的約定,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承擔對應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時效,按照一般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有三年的訴訟時效。
二、如何判斷是不是醫療事故?
認定該事故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需要對醫療事故作出相應的判斷,需要從醫療事故構成要件的出發。
1、醫療事故的主體
醫療事故是一種常見的醫患糾紛,發生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就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醫院等相關的醫療機構違反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也構成醫療事故的主體。醫務人員是指取得了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包括了診療的醫師和護理的人員。
2、客觀要件(即存在違法的事實)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作出了違反衛生管理法規的行為,適用劣質的藥品和器具,或者是使用未經檢測的醫療器具等等方面,存在著違法實施,實施了對患者有害的行為,也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3、犯罪心理(過失)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不能避免地造成了損害或者是由于過于自信覺得自己能避免出現損害他人身體的后果在而到他人的身體受損,主觀上屬于過失的心理,故意犯錯損害他人身體的,成立的是故意傷害罪,出現死亡的,也成立故意殺人罪。
4、過失行為與損害的結果有因果關系
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過錯與患者的身體損害的結果存在因果關系的,才構成醫療事故罪,如果僅僅是有過錯,但實際上并無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現實中,因為醫療事故糾紛中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那么在牽扯到訴訟時效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區分。其中有些情況下是一年的訴訟時效,但多數情況下則是三年的訴訟時效。其中一年訴訟時效主要是指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
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倒置是什么
哪些情形屬于一級醫療事故
怎么進行醫療事故認定,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復婚財產怎么算
2021-02-06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股權轉讓違約要繼續履行嗎
2021-03-17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