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訴訟期是多久?
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大體有四種起算點,即侵權損害發生之時、能證明知道侵權損害發生的相關證據形成之時、侵權損害事實被實際發現之時和醫療事故被法定機構認定之時。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訴訟時效中止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3、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4、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發生后,醫院方面應該盡快的處置,承擔相應責任。雙方圍繞賠償方面發生糾紛,協商調解不成的,患者可以起訴到法院。根據最新民法總則規定,醫療事故訴訟時效是三年,從患者遭遇醫療事故開始之日算起。超過時效,法院不予受理。
醫療事故中陪護費賠償應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維權要注意哪些
四級醫療事故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方責任導致加工人無法按期完工還能否要求支付費用
2021-02-03對于檢察院管轄不明確的案件如何解決
2021-03-08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