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產糾紛開庭過程
民事、經濟案件開庭審理的順序為:核實雙方當事人的身份及代理人身份、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詢問是否回避,然后開始審理。首先原告陳述事實,然后被告答辯,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解、最后陳述,然后休庭,一般不當庭宣判,等判決書做出來后通知當事人取判決,一般法院不宣讀判決書,簽字后自己看結果。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經濟案件,審限為6 個月;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可延長 6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限為3個月。目前一般的案件均適用簡易程序,由一個審判員獨任審理,三個月內結案。三個月不能審結的,轉為普通程序。
第七步:二審審理。當事人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的,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不服一審裁定的,應當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提起上訴。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同時交納上訴費,并通過原審法院提出。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后將上訴狀交給被上訴方,被上訴方提交答辯狀,一審法院將答辯狀再轉交上訴方,然后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移送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只對上訴人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現在的二審案件一般不開庭審理,一般法院通知說“談話”,只針對有爭議的部分進行審理,沒有爭議的則不再審理。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二審立案之日起 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做出終審裁定。
第八步:申請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
第九步:申請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有管轄權的法院執行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法院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二、房產糾紛訴訟流程:
對于房產糾紛,如果雙方訂立的仲裁條款無效,或者雙方明確約定以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就應按《民事訴訟法》第34條的專屬管轄規定,向不動產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要確認被告。如果是個人,可以到對方的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戶籍證明;如果是單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該單位的基本注冊資料。
2、書寫民事訴訟狀。訴狀應說明當事人身份情況、訴訟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3、提交訴訟狀和證據。準備就緒后,就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訴訟狀和證據提起訴訟。案件受理后,人民法院會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證通知書》,并通知交費。如七日內未按照規定交納訴訟費,人民法院將裁定案件按撤訴處理。
4、舉證。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會指定舉證期限,要求在期限內提交全部證據材料,逾期提交的證據則不予質證。
5、開庭。立案后,人民法院會安排開庭日期,并提前通知當事人。開庭時應準時到庭,原告無正當理由遲到的,人民法院會裁定按照撤訴來處理。
6、開庭審理。依次需要經過核實雙方當事人身份、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及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始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官詢問、法庭辯論、陳述最后意見、法庭調解和宣判的程序。
通常刑事類的案件的都會經過庭審這個過程,一些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通過調解,所以調解成功了之后就可可以不經過庭審的程序,直接撤回原來的訴求,如果調解不成功,就要完整的將這個案件流程走完。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