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泰和縣有一兒童彭某,今年剛滿5歲的,彭某的母親在彭某不足2歲時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彭某的父親于2004年下半年不幸患病死亡,此后彭某與其祖父母共同生活。2005年3月,彭某在一場交通事故中死亡,彭某在該場事故中不負事故責任。在檢察機關將肇事方提起公訴后,彭某的祖父母也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分歧]
對于彭某的祖父母是否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審理中存在兩種爭議:
第一種意見認為,彭某的祖父母無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理由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四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參照《繼承法》的規定,由第一順序繼承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形下,后一順序繼承人才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案中,在沒有經過法定程序確認被害人失蹤或者死亡的情形下,被害人的祖父母無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害人的祖父母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理由為:被害人的祖父母屬于近親屬范圍,也是被害人的實際監護人,為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應允許被害人的實際監護人即其祖父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為:根據《若干問題的解釋》,被害人的近親屬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8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7條的規定,被害人的近親屬應擴展到被害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近親屬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筆者認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近親屬對于已死亡的被害人生前存在撫養關系;(2)、必須是在被害人確已死亡的情形下進行;(3)、其必須存在著實際的物質損失且該損失是由被告人和犯罪行為造成。另外,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是權利而不是義務。民事訴訟實行當事人主義,“訴權在民”,民不告官不究,由于種種原因,并非所有被害人的近親屬均能夠或者愿意提出附帶民事訴訟。本案中,被害人彭某的祖父母在被害人的父親死亡、母親下落不明的情況下,一直擔負著撫養被害人的責任,被害人死亡也是給其祖父母造成了直接和間接的損失。若不允許被害人的祖父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則意味著被害人死亡后沒有主張權利的人,出現“撞死人白撞”的局面,對社會來說也是負面的影響。朱烈旗朱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欠款未到期能否行駛不安抗辯權
2021-01-08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經典涉外婚姻案例
2021-02-09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