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名譽權被侵犯要負法律責任,這是人所共知的事。企業等單位有沒有名譽權?被侵犯要不要負法律責任?不是法律專業的人士可能就不太清楚了。為使廣大知名企業避免名譽權被侵犯及被欺犯后正確應對,制訂問答如下:
1.企業等單位有沒有名譽權?
答案是肯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這是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法人單位享有名譽權。
2.侵犯企業名譽權有哪些形式?
其實侵犯企業名譽權與侵犯公民名譽權的形式是差不多的。主要有:侮辱、誹謗、詆毀等方式。
3.侵犯企業名譽權應承擔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即承擔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4.對侵犯企業名譽權者提起訴訟的法院管轄地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四條規定,名譽權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隨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又作更具體的解答: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案件時,受侵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住所地,可以認定為侵權結果發生地。
即:原告所在地法院也可以管轄。
5.如何計算因侵權造成的損失?
因名譽權受到侵害使生產、經營、銷售遭受損失予以賠償的范圍和數額,可以按照確因侵權而造成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損失程度來適當確定。
6.企業名譽權受侵犯可否要求精神賠償?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企業單位的精神賠償要求不會被支持。
7.侵權者不執行生效判決,不為對方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應如何處理?
侵權人拒不執行生效判決,不為對方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報等方式,將判決的主要內容和有關情況公布于眾,費用由被執行人負擔,并可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自改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1-01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