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一:定金和訂金大有不同
定金和訂金雖一字之差,但是意義有很大不同。購房者在“落定”時,要注意《認購書》中約定的繳付款項的性質是什么,如《認購書》中訂明所繳款項性質是“定金”,并注明購房人不按約定簽署購房合同,繳付樓款則視為違約,定金不予退還的。如《認購書》中約定所繳款項性質是“訂金”,并未約定更改購房意向時,“訂金”不予退還的,則該“訂金”的性質是預付款,如購房者與開發商解除《認購書》時,預付款應由開發商退還。
門道二:面積誤差超3%可退房
由于建筑上的原因,房屋面積出現誤差實屬難免,同時由于面積計算的復雜性與專業性,“縮水樓”與“膨脹樓”成了最讓消費者頭痛的問題。
建議購房者在合同中標明,房屋面積以房管局測繪的結果為準,并在購房合同中規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0.6%(含本數)以內的,買賣雙方不作任何補償;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0.6%(不含本數)至3%(含本數)以內的,買賣雙方按實測計算面積及本合同約定的房屋單價據實結算;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不含本數)的,消費者有權退房。
門道三:分清逾期交房的免責條款
所謂“免責條款”就是開發商在違反合同時,依照法律及合同約定,不用承擔違約責任。如購房者選擇的是期樓,非現樓,就要注意購房合同中開發商逾期交樓時的免責條款是如何約定的。眾多的購房糾紛中,開發商遲交樓的理由五花八門:臺風影響、雨季外墻無法施工、衛生檢查、地鐵線路開挖等等。對于消費者而言,很有可能會陷入開發商在合同中早已設定的免責合同條款當中,使開發商有機會逃避違約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規定,免責事由只有不可抗力一種。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戰爭、自然災害、地震等。只有出現發生在合同履行期間不可抗力事由的才能免責。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因此,建議購房者按法律規定,審查開發商列明的免責事由。如果需要律師的幫助,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結果已出,員工不服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21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法律后果
2021-01-04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