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現如今,隨著社會及科技的發展,醫療設施越來越先進,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生病的第一時間去醫院。隨著人們去醫院次數的增多,也就無法避免遇到醫患糾紛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然而一些人遇到醫患糾紛時卻不知如何處理。現在我就為各位詳細解答。
一、醫療糾紛處理程序
1、質量問題
住院病人及家屬對醫療服務質量不滿意或持有異議,首先向科室主任反映,由科主任調查或安排有關人員給患方作出解釋或答復。
2、答復
對科室解釋或答復的問題若有異議,患者或家屬可投訴到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屬醫療方面的問題,向醫務科投訴;屬護理方面的問題向護理部投訴;屬醫療收費問題,向審計科投訴;屬醫德醫風問題,向黨辦投訴)。管理部門接到投訴,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作出解釋和答復。
3、異議
對醫院管理部門作出的答復意見仍有異議(屬醫療質量或技術問題,可向市衛生局醫政科申請醫療鑒定,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屬于醫療服務及醫療行風問題,可向市衛生局監察科或市糾風辦投訴解決)。
二、如何處理
1、和解(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糾紛后,患方和院方可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和解協議的效力應予以認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和解應注意以下問題:
(1)醫患雙方的和解應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只能就民事責任進行協商,不能規避當事醫院、當事醫務人員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2)參加和解的患方必須直接與醫院發生利害關系,在法律上享有民事權利,依法承擔民事義務,如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本人,或者其監護人、繼承人、代理人等。
(3)參加和解的院方必須由院方法定代表人即院長參加和解,其代表醫院的行為,應認定合法有效。醫院的其他人員如參加和解,要持有蓋有醫院公章的授權委托書,其和解行為才合法有效。
2、調解(衛生行政部門等第三方介入)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八條對調解進行了規定: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可見,已經鑒定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以請求衛生行政部門介入對雙方的糾紛進行調解。
3、訴訟
(1)訴訟
在訴訟之前,當事人可以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醫療事故鑒定由醫學會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由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進行鑒定并不是醫療糾紛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
(2)舉證
在舉證責任方面,患者對患方和院方存在醫患關系,以及產生了損害后果負有舉證責任,院方對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醫療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負有舉證責任。
(3)案由
在案由選擇方面,醫療糾紛涉及的案由主要有三大類,包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有些案件還可以以普通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為案由。實際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案由進行訴訟。
綜上所述,我們在處理醫患糾紛時,應該先保持冷靜。然后在冷靜的狀態下,與醫院和醫生進行協商和協調,也可以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等第三方的調解。最后如果還是不同意調解則可以委托專業人士對醫院提起訴訟。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