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廣平縣律師 深澤縣律師 沙田鎮律師 崇左律師 山海關區律師 康保縣律師 曲周縣律師
隨著現在的醫療機構制度相對完善,但是醫患糾紛依然存在,有時候會出現誤診等各種原因造成醫療糾紛,各個地方發生的醫患糾紛也在不斷增長。如果發生醫療糾紛,不管是醫院還是患者,都應該對糾紛進行積極的處理,那么醫療糾紛處理法律規定又有哪些呢!小編將在下文為您做詳盡解答。
一、醫療糾紛處理法律規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s訴訟三種途徑。
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下:
1、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區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不服)行政復議
2、訴訟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提起訴訟——第一次開庭(質證病歷)——委托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司法鑒定——再次開庭——判決——(不服)上訴
3醫療鑒定流程: 醫患共同向市醫鑒會提起(或委托鑒定)——受理——交費——提交陳述書等材料——查看專家名錄——選出需回避的專家——專家隨機編號——抽號——組成專家鑒定組——患醫各陳述15分鐘——退庭——專家討論——出具醫鑒結論報告——(不服)向省醫鑒會提起再次鑒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患方取得病歷等資料后,即可加以初步研究。必要時可以向醫療專家、法律專家咨詢,以便大致明確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以及醫方有無過錯責任。患方認為醫方應承擔責任而與醫方發生醫療糾紛時,目前有以下三種解決途徑:
1、與醫方協商解決。
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條之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就人身損害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一方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保護其訴權,但其不能證明在訂立協議時具有無效或者可撤銷情形的,應認定協議有效。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應在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3、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目前,到人民法院提起醫療賠償糾紛訴訟,不以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為前提。患方的舉證責任集中在患者人身損害后果(身體健康損害、死亡等)和與醫療機構的醫療關系(病歷、醫療費單據等)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施行后發生的因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交由《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所規定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
明確上述醫療糾紛解決途徑的特點后,患方應果斷選擇較適合的途徑,以免在不必要的問題上延誤時間,造成被動。
二、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怎么辦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條明確規定了患方復印、復制病歷的權利和醫療機構應予配合的義務。復制病歷最常用的方式是復印,患方可以要求醫院在復印件上加蓋證明印記。及時復印病歷能夠很大程度地固定重要的原始診療護理記錄,避免這些證據被篡改和對此可能產生的不必要的疑慮。當發現原始病歷被涂改、偽造、隱匿、銷毀等突出問題時,可以依據已加蓋證明印記的復印的病歷資料尋求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幫助并追究醫方相應的民事責任。
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六條的規定,患方還要注意對一些重要的主觀病歷資料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封存。主觀病歷資料通常指: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復印、復制病歷資料時患方應避免搶奪病歷資料,否則,可能會招致負破壞證據的法律責任。如果醫方拒不配合患方復印、復制和封存病歷資料,患方應及時尋求衛生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的幫助。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了醫患雙方當事人在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時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其中患方(包括患者本人及其近親屬)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包括:門診病人看病時的掛號憑證、病歷小本、處方、收費單、常規化驗單等;住院病人住院時的診斷證明、結賬單、對賬單等。對這些證據材料患方應注意妥善保存,以備日后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糾紛訴訟時使用。
2、及時復印、復制和封存病歷資料
3、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的規定,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存事物進行封存和啟封。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4、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的規定,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有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斷的,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5、其他證據:門診病歷資料、掛號證、醫療費單據、交通費票據等亦要注意保存。
根據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規定,對于醫療糾紛處理法律規定內容,注意處理醫療糾紛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途徑,可以醫患雙方協商,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協商不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醫療糾紛處理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醫患協商進行解決的。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驗血錯誤醫院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