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的發展下,我國醫療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但在實際鑒定過程中,醫療損害責任仍會在一定程度上給醫療糾紛帶來諸多的困難,從而阻礙醫療領域的發展。下面律霸主要對醫療損害責任鑒定中存在的弊端進行了一定的分析,以加深人們對此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一)雙方當事人提出不同鑒定方式時出現法律空白
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當醫患雙方就同一糾紛提出不同鑒定方式時該如何處理,而出于不同的訴訟請求,醫方和患方往往會選擇不同的鑒定方式,這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麻煩,同時也給法官出了一些難題。這時法院面臨的情形可能有下面幾種: 第一,決定只做醫療事故鑒定;第二,只做醫療過錯鑒定;第三,兩種鑒定同時進行;第四,先做醫療事故鑒定,如果不是醫療事故再做醫療過錯鑒定。而無論法院作出哪一種決定,都可能會讓未被法院認同的鑒定申請一方對將來的鑒定結論產生心理上的不信任或者不服從。
(二)現行“雙軌制”導致賠償“二元化”結構
在訴訟中,如果當事人選擇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方式,那么賠償標準則應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賠償;;如果當事人選擇的是司法過錯鑒定方式,則賠償標準就應該按照最高院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標準賠償。兩者的賠償標準不同,計算方法差距很大,于是,同一醫療糾紛卻得到不同的賠償數額,導致賠償“二元化”結構。
(三)存在著公信度問題,有“自我鑒定”之嫌疑
醫學會實際上是一個官方色彩很濃的學術組織,是在政府指導下開展工作的。通常情況下,醫學會的成員也就是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醫學專家庫的成員常常具有雙重身份,導致實質上是“自我鑒定”的模式,其公信力較差,也正因如此,司法過錯鑒定制度才應運而生。此外,專家鑒定組對鑒定結論實行集體負責制,而集體負責制的根本問題就是無法追究個人的責任,也就出現了在法律上可以追究責任而在實際上并不能追究任何鑒定人的責任的現實狀況。
綜上所述,通過對醫療損害責任鑒定中存在的弊端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從而使人們對此問題具備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也有利于人們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加以改善。此外,為了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人們也可以及時向律霸進行一定的咨詢,以更好地處理好相關問題。
醫療損害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醫療損害鑒定影響因素有哪些?
醫療損害鑒定實施細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勞動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7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