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的發生都是一場悲劇,經常給醫療行業的形象造成重大的影響,所以,國家對這方面有嚴格的規定,并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醫療事故相關法律法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療事故相關法律法規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條 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是比較多,小編只例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發生醫療事故,肯定第一時間去處理,然后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各類手續。大家還可以去律霸網站找專業的律師服務,這是很有幫助的。
醫療事故怎么確定鑒定費用
醫療事故罪定義具體是怎樣的
醫療事故鑒定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蓋章和簽字效力一樣嗎
2020-12-31大一新生體測身亡,學生身亡學校是否有責任
2021-03-05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房屋拆遷產權確認是行政訴訟嗎
2020-11-30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