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階段的筆錄能否作為定案證據?
只有筆錄,沒有證據不能做為定案的標準
1、刑訴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什么是“清楚、確實、充分”,公、檢、法三機關的認識不僅有分歧,而且做法也不一致。
2、證據采信規則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1)、作為定案根據的每一個證據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
(2)、根據認識論的矛盾法則,全案的證據之間一致,全案證據同案件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結果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
(3)、作為證明對象的案件事實、情節均有相應的一定數量的證據加以證明;
(4)、全案證據所得出的結論是本案惟一的結論,排除其他可能性。
二、證據不足
是指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未達到排他性證據規則,即未達到上述四項標準。在司法實踐中證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1、第一,據以定案的某個或某些證據不真實、不可靠,即不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
2、第二,作為犯罪構成的某個要件或幾個要件的案件事實沒有必要的證據加以證明。例如關于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證明,作為犯罪的客觀方面,應包括行為的方式、對象、結果以及行為賴以存在的時空條件。所有這些環節必須要有相應的證據加以證實,缺少任何一個環節所必需的證據,均可視為證據不足??傊?,作為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是案件事實的基本內容,每一個要件必須具備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否則,就是基本證據不具備,就是證據不足。
3、第三,據以定案的全部證據(或者說全案證據)未排除矛盾,證明結果不具排他性。如果定案的證據在判決前存在疑點,矛盾沒有排除,既有肯定有罪的證據,又有否定有罪的證據,不能得出惟一的結論,就形成一個疑案,疑案的存在就是證據不足的表現。
對于凡是證據不足(即未達到排他性證據規則)的案件,應當根據“疑案從無”規則,由檢察院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或由法院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綜上所述,如果證據與案件關聯性與合法性不符,應當視為證據不足,案件證據與定案有矛盾,證明結果不具排他性,應當視為證據不足,對于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的,應當依法認定被告有罪,對于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根據疑罪從無原則,作出不起訴決定。
刑訴法調取證據有哪些規定?
辯護人偽造證據罪怎么判?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如何轉讓股權
2021-03-12法院指紋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07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