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的概念
刑事訴訟中的執行,是指將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內容付諸實現以及處理執行過程中的變更執行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活動。
二、執行的依據
執行的依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1)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2)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3)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裁定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核準死刑的判決和裁定;
(4)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和法定刑以下處刑的判決和裁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因特殊情況不受執行刑期限制的假釋的裁定。
三、執行主體
(1)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負責無罪、免除刑罰、罰金和沒收財產及死刑立即執行判決的執行。
(2)監獄。監獄負責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緩期2年執行判決的執行;未成年犯管教所負責對未成年犯判決的執行。
(3)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負責有期徒刑緩刑、拘役緩刑、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和送交執行時余刑不足1年的執行。
檢察院是執行的監督機關。
四、死刑立即執行判決的執行
(一)執行死刑命令的簽發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裁定,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最高人民法院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裁定,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二)執行死刑的主體及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執行。
(三)執行死刑的場所和方法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死刑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采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在指定的刑場或者羈押場所內執行。采用槍決、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事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四)死刑執行前的要求
1、執行死刑前,罪犯提出會見其近親屬或者其近親屬提出會見罪犯申請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2、人民法院將罪犯交付執行死刑,應當在交付執行3日前通知同級檢察院臨場監督。在執行死刑時,檢察院應當派員臨場監督。檢察院收到同級人民法院執行死刑臨場監督通知后,應當查明同級人民法院是否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的判決或者裁定和執行死刑的命令。臨場監督執行死刑的檢察人員應當依法監督執行死刑的場所、方法和執行死刑的活動是否合法。
3、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并制作筆錄,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4、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處決罪犯的布告要選擇在適當范圍內,適當地點張貼,以使人民群眾了解情況。禁止游街示眾或者有其他有辱被執行人人格的行為。
(五)執行死刑后的處理
1、執行死刑完畢,應當由法醫驗明罪犯確實死亡后,在場書記員制作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包括執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時逐級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2、執行死刑后,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3、執行死刑后,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辦理以下事項:
(1)對于死刑罪犯的遺書、遺言筆錄,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涉及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家屬囑托等內容的,將遺書、遺言筆錄交給家屬,同時復制存卷備查;涉及案件線索等問題的,應當抄送有關機關;
(2)通知罪犯家屬在期限內領取罪犯尸體;有火化條件的,通知領取骨灰。過期不領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對于死刑罪犯的尸體或者骨灰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卷;
(3)對外國籍罪犯執行死刑后,通知外國駐華使、領館的程序和時限,依照有關規定辦理。
五、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決的執行
1、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2、對于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有關的法律文書及時送達看守所,由公安機關在收到執行通知書等有關法律文書之日起1個月內將罪犯送交監獄或其他執行機關執行。其中,“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是指第一審人民法院;“有關的法律文書”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自訴狀復印件、人民法院的執行通知書和結案登記表等。
3、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余刑在1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成年罪犯,應當交付監獄執行;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于被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在拘役所執行;對于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
4、罪犯需要羈押執行刑罰,而判決確定前罪犯沒有被羈押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生效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將罪犯羈押,并送交公安機關。
5、判決、裁定生效后,公安機關將罪犯交付執行,監獄不予收監的,監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由公安機關將執行通知書退回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監獄不予收監的罪犯不符合刑事訴訟法關于暫于監外執行規定的,應當決定將罪犯交付監獄收監執行。收監執行決定書應當分別送達交付執行的公安機關和監獄。
6、執行機關將罪犯收押后,應當通知罪犯家屬。通知書應當自收監之日起5日內發出,告知所犯罪名、刑期及執行的地址等。
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后,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
六、有期徒刑緩刑、拘役緩刑的執行
對于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緩刑考驗期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不能立即交付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有關公安機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應當將法律文書送達當地公安機關。
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宣告緩刑的罪犯,在宣告緩刑時,應當同時宣告緩刑的考驗期。緩刑考驗期滿,公安機關應當向本人宣布并通報原判決的人民法院。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再犯新罪或者被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應當撤銷緩刑的,由審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審判新罪時,對原宣告的緩刑予以撤銷;如果原來是上級人民法院宣告緩刑的,審判新罪的下級人民法院也可以撤銷原宣告的緩刑。審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對原宣告的緩刑予以撤銷后,應當通知原宣告緩刑的人民法院和執行機關。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應當依法撤銷緩刑的,原作出緩刑裁判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同級公安機關提出的撤銷緩刑建議書之日起1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銷緩刑的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內容。綜上所述,法律中有規定,對于想要撤銷仲裁裁決的情況,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會根據實際的情況判斷是否可以采用此種程序。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咨詢,如還有其他疑問,可以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單方擅自處分對方婚前個人財產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26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