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金行業現狀而言,若不支付這部分獎勵費等給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自己的基金很難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有個不錯的業績。而這種經濟活動的利益輸送中,由于支付的獎勵費、管理費、中介費、渠道費等都是支付方的經營成本,作為支付這些費用的基金公司來說,肯定希望能有一些盡可能擺得上臺面、能在稅務局面前過得去的方式讓一部分臺面下的獎勵費、中介費、辛苦費等走上臺面、進入賬面,否則資金賬面也擺不平啊。而為了擺平賬面,企業采用最多的方式是用所謂的發票來沖賬。
說起用來沖賬的發票,一般有幾個來源:
第一,經辦人或者相關人等日常消費積攢的發票,或向身邊親朋好友索要的各類消費、交通等發票。每到年底,網上總有很多人向網友求購其手中多余發票用來沖抵公司發放的年終獎,否則年終獎若都是發放現金會面臨高額個人所得稅。有些公司的財務部到了年底很“體恤民情”,會在公司內統一發文,告知哪些品種的發票可以拿來報銷抵沖年終獎,而那些餐飲、禮品等發票普遍是不受歡迎的,這是因為這部分隸屬于業務招待費的發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時有限額的約束,因此一般企業財務不允許員工拿這類發票前來抵賬。當然,這種自己積攢的發票,在潛規則中能起的作用只是九牛一毛。
第二,去熟悉的供應商那里,支付一定的稅點后,取得虛開的發票。這類發票最隱秘,原因在于企業與供應商一直存在真實的交易,而這部分虛開的發票隱藏其中,比較難以識別。
第三,找外部所謂開票公司購買發票。這種風險最大。因為票販子不會只賣給你一家,以此為生的他們在通過所有的渠道讓意向客戶找到他,但同時這也會讓他們暴露在執法部門眼前。一旦這些票販子被抓,那些向他們購買過發票的企業,很可能會被一并執法。
第四,外出消費時,支付一些小利,讓商家多開發票。這種情況在加油站等地方極為普遍。
這里還要解釋一下所謂的假發票。很多人以為真假發票的差異和真假人民幣是一樣的,是那張紙本身的真假。其實在發票管理上,真假發票的區別,除了包含那張紙質發票本身的真假以外,還包括那些雖然是從稅務局中以合法方式購買得來,但是由于開票行為并非建立在合法、真實的交易基礎上,而是利用現行稅制上的一些漏洞,僅收取一些稅點,對外虛開發票。這些虛開的發票,在稅法上也被歸入假發票的范疇。
回到本文開頭的使用假發票的基金公司來看,首先,我認為,基金公司取得的這部分假發票基本不會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因為基金公司所屬的金融行業目前尚未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其屬于繳納營業稅的企業。而購買虛開專用發票的企業,其核心目的在于降低本企業的增值稅稅負,其次才是沖低成本和費用,所以只有繳納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才會有這樣的動機去取得虛開的專用發票,一般非增值稅企業沒有必要、也不會去支付高成本去取得虛開的專用發票。
據了解,在票販子的報價中,普通發票收取的稅點遠低于專用發票,原因在于專用發票的制作成本高,而在出售時,為了取信于客戶,票販子一般會承諾從其處購得的專用發票在客戶認證抵扣成功后再支付全款,專用發票的銷售成本遠高于普通發票,因此售價也會更高。同時,按照我國現行稅法,企業涉及發票犯罪中,對專用發票犯罪的打擊力度遠甚于其他普通發票,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紅線、高壓線,輕易動不得。因此,從成本和風險控制的角度而言,作為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基金公司沒有必要去買專用發票沖賬。
其次,基金公司購買假發票除了用于支付一部分潛規則的費用之外,還有部分用來給銷售人員發放獎金,這里就涉及銷售人員的個人所得稅和基金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問題了。按照現行稅法,基金公司發放員工獎勵時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義務,會面臨稅務局對其處以涉及稅款0.5倍~3倍罰款。而其以假發票沖抵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的行為,也將面臨稅務機關對其偷逃稅款行為的行政處罰,補稅、罰款、滯納金是一個都不會少的。除對企業進行行政處罰外,若情節嚴重觸及刑法的,相關責任人還將面臨“逃避繳納稅款罪”的刑事處罰。該罪名在2009年之前被稱為“偷稅罪”。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規律。執法部門對于發票制假販假的犯罪行為從未放松過打擊力度,然而在我國目前以票管稅的稅收管理體制下,由于發票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稅負,幾乎是等同于貨幣或有價證券的存在。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而言,想要少繳稅,多少會在發票上動一些歪腦筋。因此,只有加強監管,同時對發票制假販假和買假的行為都予以同樣的懲處,才能還廣大企業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保護那些合法經營的企業。而從長遠來看,當以票管稅因為稅制改革、信用體系建立等制度、公民素質和市場規范等越來越健全而漸行漸遠時,這些假發票才會真正的遠離我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