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紀合同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第四百一十四條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本條是對行紀合同概念的規定。
行紀合同是指行紀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接受委托的一方為行紀人,而另一方則為委托人。如某配件廠(甲方)委托某銷售公司(乙方)代銷產品,乙接受甲的委托并以自己的名義代甲銷售,代銷價款歸甲方,乙方收取代銷費。在這個關系中,甲為委托人,乙為行紀人。
行紀合同也稱信托合同,最早羅馬法所稱信托是一種遺產處理形式。是指被繼承人將遺產的全部、一部或者一特定物,囑托其繼承人轉交給指定的第三人,這時的信托并不產生法律上的效力。英美法信托是從英國中世紀所通行的用益權制度發展而來,源于英國的衡平法。信托是英美法中一項很重要的財產法律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受托人根據信托人(財產所有人)的委托,為受益人(第三人)的利益而運用此財產,對信托人的財產進行管理、處分。大陸法系由于有財團法人制度及法定代理制度,可以實現信托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因此大陸法無信托制度。隨著行紀業務的發展,行紀合同逐漸被廣泛應用,成為一種獨立的合同類型,與委托合同并存。有些國家把行紀合同規定在商法典中,如法國商法典和德國商法典對行紀合同都作了專門詳細的規定。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對行紀也有專門的規定。
我國改革開放前受計劃經濟的限制,行紀業很不發達,只有一些國營和集體的信托商店、舊貨寄售商店和貿易貨棧等,主要是公民的寄售業務。改革開放后,全國各地相繼恢復和新建許多貿易信托、行紀等機構,包括房地產中介機構獨家銷售公司等。由于行紀人往往是在一定領域內從事專門性行紀活動,比較了解行情,熟悉業務和供求關系,且手段簡便、靈活,可以為委托人提供有效的服務,對擴大商品流通,促進貿易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何理解本條對行紀合同的定義,重要的一點是分清行紀合同與委托合同的界限。行紀合同和委托合同有相同點:如都是以提供勞務為合同的標的;都是以當事人雙方的信任為基礎;都是以處理一定事務為目的。
合同的有很多種類,每種都有所不同。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接受委托的一方為行紀人,而另一方則為委托人。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