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贈與合同,贈與依然成立
一般而言,合同有多種形式,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及電子合同等其它形式,故口頭贈與承諾也是贈與合同的一種。只要贈與人作出了贈與承諾,受贈人又接受的,贈與成立,雙方就存在贈與合同關系。
如A口頭承諾送給B一部手機,B又愿意接受的,贈與成立,A與B之間就存在贈與合同關系。
二、贈與成立后,贈與人可以反悔,但造成損害需賠償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未簽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實際轉移給受贈人前,可以反悔,也無需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因為贈與,是贈與人單方作出的無償贈送行為,即使受贈人在將贈送財產送給受贈人前反悔,通常都不會使受贈人遭受損失,所以贈與人一般無需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的。
但如果受贈人基于雙方之間的信任等因素,已經為準備接受贈與財物而作出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或者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受贈人履行了一定義務,從而支出了相應費用,此時贈與人不得因其反悔行為而享有受贈人付出的利益,即無過錯受贈人的實際損失應由贈與人來承擔。所以受贈人因贈與人反悔而遭受損失的,可以要求贈與人賠償損失,協商不成時,可以到法院起訴贈與人,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追償。
例如甲口頭承諾送給乙一臺最新蘋果手機,但要求乙要到甲所在城市領取,在乙到甲所在城市后,甲因最新蘋果手機價格太高反悔決定不送了,盡管甲可以反悔,乙不可以強行要求甲買手機送給他,但乙可以要求甲賠償車費及誤工損失。在協商不成的,乙可以到法院起訴甲,要求甲賠償相應的損失。
同時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承諾,諸如公開承諾進行救災捐款、山區扶貧捐款等,贈與人擅自反悔,不履行贈與合同的,依照合同法規定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受贈人可以通過協商或法院訴訟的方式,要求贈與人繼續履行贈與合同,或賠償實際損失。
最后需要提醒的,贈與人實際將贈與財產權利轉移給受贈人后,如手機、現金等動產實際交付,房屋等不動產已實際辦理過戶手續的,贈與人不可以反悔,即便贈與人反悔,受贈人也可以不返還贈與財產。如果贈與人采取非法措施拿回贈與財物的,必要時可以先報警處理,再委托律師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追償。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