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放棄繼承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書面的形式;二是口頭的方式。放棄的表示一經作出,并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為恢復其繼承權、重新主張繼承權而引發的訴訟糾紛,必經人民法院依據放棄繼承權人提出的恢復繼承權的理由作出,否則,繼承權不能復得。
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復繼承權,需經法院作出決定。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和遺產分割之前表示,恢復繼承權則必須在遺產處理之前表示,否則法院不予支持。
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由此可見,繼承權是繼承人依法享有的一項民事權利,繼承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作出接受或放棄繼承的選擇。
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即成立。一般情況下,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承認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規定:“遺產處理正在進行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公款放棄繼承后悔的,不予承認。”
《繼承法》對放棄繼承的有效條件作明確的規定:
(1)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
(2)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以明示的方式表示出來,不可以用默示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應當以局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如果用口頭方式表示的,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有效。
(3)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繼承人親自作出。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繼承人放棄繼承權。
(4)放棄繼承必須是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有采取欺騙、威脅或脅迫等強制手段,讓繼承人違背真實意愿而作出的放棄繼承表示,這種放棄是無效的。
(5)放棄繼承的效力應從繼承開始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那他從繼承一開始就沒有了繼承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