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的含義是什么
合同詐騙,即行為人必須有使對方當事人受欺詐而陷入錯誤,并因此為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有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既可以表現為欺詐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對方當事人陷入錯誤,也可以表現為欺詐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礙對方當事人使其發生錯誤;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方式,也可以表現為本應作為而故意不作為的方式;受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入錯誤。這里所說的“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例如,誤將劣質產品認為是優質產品,誤認為欺詐人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等。這種錯誤,必須是因欺詐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受欺詐人陷入錯誤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受欺詐人因聽其描述,與看之樣品而被蒙蔽,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錯誤的認識必須是進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原因。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相關法律法規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詐騙嚴重違背了創造合同的初衷,是不該有的存在。而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它,避免它可能帶給我們的傷害,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求職簽訂合同時,我們得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以上內容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與“合同詐騙”有關的知識,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咨詢本網律師,我們將有專業人員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把老婆打骨折犯罪嗎
2020-12-05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并購重組與外資并購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1-03-07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