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是民商事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票據以其特有的快捷性被廣泛使用,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日益發展,因而票據活動的范圍隨之擴大,涉外票據的使用逐步增多,為解決因涉外票據的使用流通而發生的各種法律問題,就需要在票據上制定相應的規則,關于涉外票據法律適用的相關規定就應運而生。
一、涉外票據的概念及界定
涉外票據顧名思義,即具有涉外因素的票據,簡單地說是指在票據關系上具有一定涉外因素的票據。而確定某一票據關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有不同的原則,通常采用以下三種原則:第一種原則為屬人主義,即依某一關系的主體是否具有涉外性,來確定該關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從而確定票據的涉外性。第二種原則為物之所在地主義,即依某一關系的客體是否具有涉外性以最終確定票據的涉外性。第三種原則為屬地主義,即依某一關系所涉及的行為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作為認定票據涉外性的依據。
在我國票據法上采用了第三種原則即屬地主義原則,我國《票據法》第95條明確規定,涉外票據是指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行為中,既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又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票據。由此可見,我國票據法中規定的據以確認涉外票據時所涉及的行為中,出票、背書、承兌、保證均為票據行為,就一份票據而言,在上述各種行為中,至少有一項發生在我國境內,同時至少有一項發生在我國境外,才能構成我國票據法上的涉外票據。然而我國票據法就涉外票據的規定采取行為地主義即以行為發生地為確定標準,而未直接使用行為地的表述,從而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如果一份涉外票據在其上所為的各種行為是否均應為已發生的行為,否則就不構成涉外票據。對于出票、背書、保證三種行為來說,只要相應的行為尚未發生,就不存在行為發生地,因而也就不能據以確認該行為系發生于我國境內,還是發生于我國境外;而對于承兌和付款行為來說,雖然相應的行為可能尚未發生但其應該在何地發生實際上已經確定,因而是否可以認為一份匯票其出票行為或背書、保證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而匯票上載明的付款人在我國境外,即使其承兌或付款行為尚未發生均可確定該匯票為涉外匯票,本文認為在此認定涉外票據實為不妥,涉外票據的涉外性不應僅以形式上的涉外性的確定而須以實質上的涉外性作為認定依據,如上所述,該涉外匯票,只有付款人的實際承兌或付款行為發生后,才可確定其名副其實的涉外票據。簡而言之,即涉外票據認定的行為地主義應包括實際上已經發生和將來應該發生的行為地,而不僅指票據上承載的涉外因素為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土地轉包
2021-03-21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房屋拆遷補償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1我們普通人在面對強拆時怎么辦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