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從本金中預扣借款利息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1、《合同法》第20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7條規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相關知識:什么是本金中預先扣除利息
指出借人預先從借款本金中扣除利息的行為,屬于變相地提高貸款利率。舉個例子,A向B借款10萬元,1年后歸還,利息為1萬元。B為了能夠保證利息收回,將1萬元利息預先扣除,實際給了A9萬元。這種情況就是本金中預先扣除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利息的約束。
1、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無權主張借款人支付借期內利息;
2、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3、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4、除借貸雙方另有約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償還借款,并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看完本文之后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這也是會出現的情況。對于借款人來說需要了解清楚,才能知道這種行為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行為,借款人不應該被預扣利息。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僅一方簽署是否構成要約
2020-12-16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