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與放火罪的區別
失火罪與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與放火罪在客觀上都表現為與火災有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都侵害了社會公共安全。但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1)在客觀方面,失火罪必須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才能構成。放火罪并不以發生上述嚴重后果作為法定要件,只要實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過失犯罪,以發生嚴重后果作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
(3)主體要件處罰年齡不同,放火罪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即可構成;失火罪年滿16周歲的人才負刑事責任。
(4)主觀罪過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構成,失火罪則出于過失。這是兩種犯罪性質的根本區別所在。
司法實踐在認定這種案件中,有時會發生過失犯罪轉化為故意犯罪的情況。例如,某人在倉庫吸煙無意中將未熄滅的火柴頭扔到草堆上,當即起火。這時行為人本應奮力滅火以避免火災的發生,而他卻揚長而去,漠不關心,任火勢蔓延,致釀成災。這里行為人開始只是無意中將火柴頭扔進草堆,并非故意制造火災,本應認定為失火行為,但由于其先前的失火行為已經造成火災的危險,行為人負有滅火、消除危險的義務。在其能夠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明知不滅火可能造成火災,卻不予履行,聽任火災發生。這時行為人主觀罪過已轉化為間接故意,因而構成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放火罪,不應再以失火罪論處。
失火罪處以多少年有期徒刑
我國《刑法》規定: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導致死亡3人以上;2、重傷10人或者死亡、重傷10人以上;3、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4、燒毀30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50萬元以上;5、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防護林、特種用途林10公頃以上;6、人員傷亡、燒毀戶、直接財產損失雖不足規定數額,但情節嚴重,使生產、教學、生活受到重大損害的。
(二)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之“情節較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導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2、造成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3、燒毀15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25萬元以上;4、過火有林地面積為2公頃以上。
律霸小編提醒您,失火罪是一般主體,危險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體主要是從事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危害物品的職工,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其他人員才可構成該罪的犯罪主體。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認定同居關系財產,同居關系中的財產怎樣分割
2020-11-30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