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騙了150元怎么辦
詐騙150元不構成犯罪,但不構成并不等于不能報警,詐騙是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七條?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并進行登記。
二、構成詐騙的要件
(I)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fā)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zhì)優(yōu)價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告知真實情況面故意不告知。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nèi)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nèi)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nèi)容發(fā)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lián)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詐騙150元不構成犯罪,但不構成并不等于不能報警,詐騙是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wǎng)進行咨詢,律霸網(wǎng)有專業(yè)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糾紛損害賠償
2020-12-19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撫養(yǎng)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2020遼寧企業(yè)三險比例
2020-12-11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3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