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紀合同在我國大陸被稱為“信托合同”,行紀人被稱為“信托商店”或者“委托行”。但這種信托合同與英美法系中的信托制度雖字眼相似,其實迥然不同;信托合同實系行紀合同,屬債法范疇,而信托制度則屬物權法的范疇;信托合同只含雙方當事人(行紀人和委托人),信托制度則含有三方當事人(信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合同以行紀人代委托人買賣動產(chǎn)等財產(chǎn)為主旨,而信托制度則以受托人經(jīng)營管理受托的財產(chǎn)為主旨。
行紀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紀合同是雙務有償?shù)闹Z成合同。行紀人負有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和有價證券買賣的義務,委托人負有支付報酬的義務,雙方的利益具有對價關系,因而為雙務有償合同。行紀合同的成立只要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不需實際履行,因此,行紀合同又是諾成合同。
(2)行紀合同的標的是行紀人為委托人進行的一定法律行為。行紀合同屬于提供服務合同的一種,但行紀人提供的不是一般服務,而是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經(jīng)驗能力與第三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因此,行紀合同的標的是與第三人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
(3)行紀人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所謂為了委托人的利益,又可稱為“為了委托人的計算”,是指由行紀人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上的利益或者損失均歸屬于委托人,而與行紀人自身無涉。
例如,行紀人以高于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賣出了商品或者以低干委托人指定的價格買進了商品,這種差額利益座歸委托人所有,但委托人有義務支付行紀人為其買賣而支出的費用。所謂以自己的名義開展營業(yè),是指當行紀人與第三人開展交易時,行紀人無須告訴該第三人自己的委托人是誰,也無須告訴第三人自己與委托人簽訂了行紀合同,只要告訴第三人自己的姓名或者名稱即可。第三人也無權過問行紀人的委托人是誰,亦不得以行紀人與委托人的行紀合同成立與否,而決定其與行紀入的交易行為的效力。因此,《合同法》第421條規(guī)定:行紀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行紀人對該合同直接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第三人不履行義務致使委托人受到損害的,行紀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國家規(guī)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家庭財產(chǎn)保險險種
2021-03-14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固定資產(chǎn)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guī)則
2021-01-01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chǎn)繼承?
2021-02-01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委托代理
2020-12-10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管理
2020-12-25林地承包經(jīng)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法律允許返還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4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