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最新立案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稅罪取代。
逃稅罪和偷稅罪的區別如下:
《刑法修正案(七)》對偷稅罪作了如下修改:
1、修改了該罪的罪狀表述,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不再使用“偷稅”一詞。
2、對逃稅的手段不再列舉,而采用概括性的表述。
修正案把逃稅行為主要概括為兩類:
第一類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常見的如: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
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涂改等;
未經稅務主管機關批準而擅自將正在使用中或尚未過期的賬簿、記賬憑證銷毀處理等;
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第二類行為是“不申報”,是指不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已經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法人實體不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登記,或者已經辦理納稅登記的法人實體有經營活動,卻不向稅務機關申報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的行為等等。
3、對逃稅罪的初犯規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內容。
已經構成犯罪的初犯,滿足以下三個先決條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一是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
二是繳納滯納金。
三是已受到稅務機關行政處罰。
偷稅漏稅是不可取的做法,稅收是給國家的建設等提供了經濟支持。每個人每個公司都應該依法交稅的。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