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使用假幣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使用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危害或已經危害國家貨幣流通秩序,妨害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使用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
所謂使用,是指將偽造的貨幣冒充真幣而予以流通的行為。一般來說,接受貨幣的對方并不知該貨幣屬于偽造的貨幣,因此這種使用帶有欺騙的性質。至于使用的具體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有的用以購買商品,有的用之償還債務,有的借予他人,甚至有的充當賭資等。具體使用方法不影響本罪的行為方式特征。
使用偽造的貨幣行為還必須是數額較大的才能構成本罪。對于“數額較大”,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偽造國家貨幣、販運偽造的國家貨幣、走私偽造的貨幣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販運偽造的國家貨幣罪的起點數量規定,以“總面值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作為認定標準。未達到上述起點數額的,即使存在其他嚴重情節,也不能認為構成本罪。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其使用偽造貨幣的行為都可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仍使用,如在出賣商品、經濟往來等活動中誤收了偽造的貨幣后不知道而使用的等,因不具有本罪故意而不構成本罪。但誤收后發現為偽造的貨幣仍繼續使用的,仍可構成本罪而按本罪論處。所謂明知,既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確知,即完全知道所使用的貨幣是偽造的,也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可能知,即對使用的貨幣雖然不能完全肯定是偽造的,但卻知道其有可能是偽造的。至于犯罪的動機則多種多樣,但不能出于走私、偽造、出售、購買、運輸以及金融工作人員出于購買及以假幣換取真幣等罪的故意,否則應構成他罪,而不是本罪。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