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交平臺發紅包會觸及哪些法律問題
1、紅包資金沉淀或帶來厚利,巨額收益歸屬不明
以社交平臺紅包為例,實際上是用戶將儲蓄卡的資金搬至社交平臺支付背后的財付通賬戶,搶完紅包錢依然留在財付通平臺,搶完紅包只是發生了資金賬戶的變更,而未有實質上的資金轉移。
社交平臺紅包的沉淀資金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被領取的紅包,需在三天后退回原賬戶;另一種則是沒有提現的紅包,這包括未綁定銀行卡的一類以及已綁定銀行卡但沒有及時提現的一類。由于“社交平臺紅包”支付場景的欠缺,使大部分未綁定銀行卡的用戶很難以使用資金,這對于騰訊來說雖然按央行規定不能挪用沉淀資金,但可以在計提風險準備金后收取利息。
在這場巨頭扎堆的紅包大戰中,除紅包金額外,產品體驗也是各家十分看重的東西。從用戶反饋的情況來看。支付寶的紅包因為要多次跳轉,操作相對復雜,產品體驗上稍遜一籌。社交平臺無論是搖一搖,還是群紅包,體驗上都做到了極致,讓很多用戶感覺“爽”。但是在追求體驗的過程中,部分互聯網公司的操作存在違規嫌疑。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9、16、20條的規定,用戶作為消費者,對公司享有對提供服務的查詢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用戶選擇發紅包的時候,用戶出于安全考慮,可以考慮用網上銀行或其他認為安全的支付方式;但是用戶在選擇發社交平臺紅包時,并不需要進行綁卡等操作,而是自動設定開通了社交平臺支付,侵犯了用戶的選擇權。
若發生了爭議,用戶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及《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電信用戶申訴處理暫行辦法》向消費者協會、有關行政機關、行業主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建議國家盡快修改商業銀行基本法,增加有關互聯網金融安全、準入、交易、認證、監管、退出、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法律責任等規定,尤其是要規制網絡支付安全給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同時要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違法成本。
2、“社交平臺紅包”的賄賂風險問題。
“社交平臺紅包”的核心是收發社交平臺紅包必須綁定銀行卡。據騰訊初步統計,僅除夕當天綁定的銀行卡就超過了2億張。而在綁定銀行卡以后,消費者就可以利用社交平臺支付“我的錢包”進行各種消費,如買機票火車票、滴滴打車、網上購物、信用卡還款等。此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沒有被統計,即“社交平臺紅包”的“送禮”功能。
實際上,“社交平臺紅包”就是“電子紅包”,最早是由銀行推出的一項業務,后來被引入第三方支付和電子商務領域。電子紅包與傳統紅包最大的區別在于,電子紅包不需要與接收人見面,也無須征得對方同意即可發出。發放電子紅包的金額可大可小,也可以多次發放。因此,電子紅包不僅是現金的饋贈方式,也是各種商業組織促銷的最佳手段。但是電子紅包具有“附贈”行為的性質,即通過向消費者無償提供一定數量的紅包現金,用來引誘消費者與之發生交易,特別是“電子紅包”沒有實物讓人看見,基本上做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誰也不知。因此“電子紅包”也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實施商業賄賂的最好方式,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依法予以規制。
3、“社交平臺紅包”涉及用戶的信息安全問題。
“社交平臺紅包”必須與銀行卡綁定之后才能實現其應有的功能,但是“社交平臺紅包”一旦與用戶的信用卡綁定就不再只是社交游戲了,而包含了個人手機號、銀行卡號、密碼等敏感信息。
建議“社交平臺紅包”經營者應當從網絡安全的戰略出發,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和手段,嚴禁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對此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明確規定,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社交平臺紅包”作為一款互聯網支付產品,經營者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手段和措施確保用戶的信息安全,如果因為技術漏洞泄露用戶信息,給用戶造成損失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社交平臺紅包”的涉稅問題。
關于收受“社交平臺紅包”是否繳納所得稅的問題,這有兩種情況,需要分別對待:首先,親朋好友之間通過社交平臺社交發紅包,且金額也不大,是互相贈予,按照目前的稅法不涉及個人所得稅問題;其次,如果企業明確表示通過“社交平臺紅包”形式,對用戶或潛在客戶的附贈行為,或通過“社交平臺紅包”獎勵成績突出的員工以及通過“社交平臺紅包”形式向員工發放獎金等福利,就應按累計數額繳納個人所得稅。因為企業上述紅包的發放,對方收受紅包這一行為則屬于偶然所得,應該按照20%的稅率繳納稅款。
我國稅法規定,取得偶然所得的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應依法納稅;向個人支付偶然所得的單位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不論在何地兌獎或頒獎,偶然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一律由支付單位扣繳。偶然所得以收入金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納稅率以20%計算。對于大家常說的1萬元的起征點,是專指個人購買福利、體育彩票(獎券)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萬元(含1萬元)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一次中獎收入超過1萬元的,應按稅法規定全額征稅。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