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是我們的生活必需品,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現如今人們食用的食鹽都是要加碘的,然而一些不法商販為節約成本,以未加碘的鹽冒充精制加碘食鹽售賣。那么,生產銷售假鹽怎么處罰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案情簡介】
孝感一男子和他的兩個兒子,將用于豬飼料添加劑的氯化鈉加工后,裝進印有“云鶴”字樣的包裝袋,冒充食鹽銷售到襄陽的超市和面館,從中謀取暴利。昨日,父子三人因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被襄陽市襄州區檢察院批準逮捕。
60歲的余某是孝感人,租住在應城市黃灘鎮,平時靠收廢品為生。后來見應城鹽礦豐富,余某動起了歪心思。今年6月,他和兩個兒子決定制售假鹽。他們花數萬元買了包裝機、封包機、豬飼料用的添加劑氯化鈉,以及印有“云鶴”字樣的包裝袋。
到7月中旬,父子三人在所租房內生產了假鹽10余噸,分裝成每小袋500克,冒充精制加碘食鹽,通過經銷商陳某、艾某等人,賣到襄陽地區的超市、面館。
據介紹,每小袋假鹽成本僅0.18元,加工后以0.8元價格批發,經過層層倒賣,以1.7元的價格賣給超市,再以2元零售。
7月28日晚10時許,經銷商駕駛運鹽車在二廣高速襄陽隆中出口處被警方查獲,當場繳獲假鹽6噸。
隨后,民警在應城的制假窩點,將余某父子抓獲,收繳制假工具和原料及數噸未來得及售出的假鹽。
經抽檢,該批假鹽碘含量為零。根據規定,我省實行食鹽產地集中加碘。
【法律解讀】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指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物性疾患的行為。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的認定:
(一)本罪與一般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行為的界限
一是主觀要素不盡相同。前者行為人在主觀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具有牟利目的;而后者在主觀上是否出于故意還是過失,有無牟利目的,均不影響其構成。二是情節是否嚴重不同。前者具有“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等情節;而后者則不具有這些情節。三是危害社會程度不同。前者嚴重侵犯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健康權利甚至生命安全,對社會危害較大;而后者一般僅給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消費者健康權利造成一定侵害,對社會危害相對較小。
(二)本罪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界限
兩罪同屬食品方面的犯罪,在犯罪客體、主體及主觀方面都是相同的。兩罪的主要區別為:一是行為方式不同。前者在客觀上表現為實施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后者在客觀上表現為實施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是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二是構成標準不同。前者屬于危險犯,即行為人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須達到“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程度,才構成犯罪;后者屬于行為犯,即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是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即構成犯罪既遂。三是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對象范圍較為廣泛,其包括食品衛生法禁止生產經營的一切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后者的犯罪對象僅限于有毒、有害食品。
(三)本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界限
這兩罪關系密切,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競合。兩罪的主要區別在于:一是犯罪對象不盡相同。前者的犯罪對象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即劣質食品;后者的犯罪對象是偽劣產品,其既包括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劣質食品,也包括其他偽劣產品。這里需指出,現實生活中這兩種犯罪所指向的對象在形式上可能相同,從而決定了兩罪在本質上的界限。二是行為方式不盡相同。前者在客觀上表現為實施了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后者在客觀上則表現為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并予以銷售的行為。三是構成標準不同。前者屬于“危險犯”,只要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即構成犯罪;后者屬于“結果犯”,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應達到5萬元以上的,才構成犯罪。
【刑法條文】
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執業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業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等平臺查詢)3、執業地區:重慶4、經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個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業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業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沒有書面合伙協議時如何認定合伙關系
2020-11-08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法定贍養人
2021-02-19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