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企業中少數人侵占多數人的財產是否違法
合伙企業法就這方面的問題明確規定,侵占和挪用合伙企業財產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且附帶民事賠償責任,這是合伙企業法的一個突破。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在侵犯財產罪中,進一步規定了對包括合伙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的財產侵害行為均承擔刑事責任,并且規定了具體的定罪量刑標準,這對合伙企業的的實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合伙企業法規定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第六十八條規定,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中,將應當歸合伙企業的利益據為己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責令將該利益和財產退還合伙企業;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條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侵害合伙企業利益,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侵占是指將他人財產非法據為己有的行為。依據新修訂的刑法,比照第二百七十一條有關侵占財產罪的規定,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二是第七十二條規定,“合伙企業招用的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合伙企業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或者挪用合伙企業資金歸個人使用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涉及兩種罪名:第一,合伙企業的職工,包括聘任的經營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的財物構成財產的侵占罪;第二,合伙企業職工,包括經營管理人員,挪用合伙企業財產的構成挪用財產罪;這兩種行為的具體處罰應依照新修訂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辦理。
合伙人利用接納新合伙人入伙達到轉嫁債務的目的,避免合伙企業對新合伙人的欺詐行為發生,保護新入伙合伙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合伙協議另有約定者除外。就是說,法律不限定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就合伙關系有特殊的約定,法律保護合法并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入伙協議約定的法律效力。如果合伙協議根據新合伙人入伙時的具體情況約定新合伙人對其入伙前的企業債務不承擔責任的,這一做法并不違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爭議,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