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特殊防衛權作為正當防衛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一直是學者爭議的焦點,褒貶不一。本文試圖通過對特殊防衛權的理論意義與立法價值進行分析,以論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可存在性。
[關鍵詞]:特殊防衛權,正義性,適當性,個人防衛,社會防衛
一、特殊防衛權概述
特殊防衛權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可以實施的法律給予特殊規定的防衛行為。因為對該防衛行為沒有強度限制,故又有的學者稱之為無限防衛、無過當防衛等。如我國《刑法》第20條第3款:“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權是一種天賦的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被現代文明社會以國家意志的形式確認并保護之。防衛權的本質是生存權,是任何個體或群體存在與發展所具備的絕對權利。作為社會的每一成員都平等地享有生存的權利,平等地享有自由、機會、財富、收入和自尊,除非對其中一種或所有的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成員的利益。當這種平等狀態被破壞,除非不平等更有利于每一成員的利益,否則人們具有保護其充分享有這種平等狀態的權利。個人對其生存權利的保護表現為防衛權,而依據社會契約和權利讓渡成立的國家對其生存權利的保護則表現為社會防衛權——刑罰權,個人防衛權①的統一行使。
在法律賦予公民的防衛權中,“正當”無疑是首要條件,防衛行為必須符合正義性和適當性。所謂正義性是指防衛行為必須是正義的,針對非正義的侵害所實施的行為,其具體體現在防衛針對的是正在發生的現實的不法侵害,防衛的對象必須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或財產以及防衛人必須具備防衛意識,三者缺一不可,否則防衛行為將會因為缺失正義性而變為非正義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防衛行為的適當性則強調的是防衛行為應以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為限,不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不論是防衛時所選擇的工具、手段、方式,還是防衛人自身的狀況、防衛的強度,保護利益的大小、性質以及給侵害人造成的損害都應當和不法侵害的強度、手段、工具、損害、緊迫程度相當,不能嚴重失衡而造成重大損害。防衛過當造成損害的情形亦是法律所不愿看到的,可見不具備適當性的防衛也不是防衛權的內容。
以“正當”為內容的防衛權不僅能夠發揮打擊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作用,而且能夠防止防衛權的濫用以及防衛過度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近乎完美的立法就是這樣在授權與限制之間保護著公民權益,維護著統治秩序。犯罪行為的到來往往夾雜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一些突如其來的侵害極大地縮小了防衛人的思維空間,防衛人此時是被動接受侵害還是主動進行抗擊,迫在眉睫,顯然已沒有時間允許防衛人用一種平靜客觀公正合理的心態充分考慮法律所強調的“正當”二字再做出符合法律要求的行為。侵害行為留給防衛人思考的時間越少,就越不可能期待防衛行為能夠很好的符合法律預先設計好的標準。可見,這樣的防衛權有時候顯得不合情理。假如我們一味強調防衛權的正當行使而忽視了犯罪行為的特殊性且使之適用于所有的犯罪之中,就會使得防衛人在強烈的侵害面前畏縮不前,甚至采取不抵抗策略,寧愿犧牲人身和財產權益,遭受侵害也不反擊自衛,生怕不適當的反擊和防衛不是遭來更為猛烈的侵害就是深陷牢獄之苦。這不僅大大降低了防衛的效能,而且也有違設置防衛權的立法初衷,使之形同虛設。因而對于特殊的犯罪要求適用特殊的防衛標準的呼聲越來越大,那些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極大的危害性以及對重大法益所構成的威脅迫使法律作出讓步,放寬了對此類暴力行為進行防衛的條件限制。下面我們來看看法律對這種非常規情境下的犯罪防衛給予了何種特殊的照顧,特殊防衛權的特殊之處又體現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到期未續簽單位是否要支付雙倍工資
2021-03-16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