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的改革
以人為本、服務為民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宗旨。《規定》將為公民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作為一項原則予以確立,形成便民長效機制。
一是規定了公開事項。規定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公示辦公地址、通訊方式等信息,在接待場所和司法行政政府網站上公示法律援助條件、程序、申請材料目錄和申請示范文本等,通過公示方便公民尋求、申請法律援助。
二是完善申請渠道和機制。《規定》明確指出,被羈押的被告人、服刑人員,勞動教養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通過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所在監獄、看守所、勞動教養管理所、強制隔離戒毒所轉交申請。
三是確立了先行法律援助制度。《規定》為有效應對和解決緊急情況下當事人權益保障問題,規定在時效期限即將屆滿等緊急、特殊情況下,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決定先行提供援助后續補充審查。
四是規范了異地協作機制。為方便群眾異地維權,《規定》明確了法律援助機構在審查申請材料時需要異地查證,或者法律援助人員在辦案過程中需要異地調查取證的,可以請求異地法律援助機構協作,被請求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予以協作,降低了群眾維權成本。
五是明確了受援人申請更換承辦人員的權利。刑事訴訟法賦予了刑事訴訟被告人更換辯護律師的權利。《規定》則明確了所有案件受援人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義務的,可以請求更換承辦人員,并對更換具體程序加以明確。
證明經濟困難的兩種形式
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是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重要條件之一,《規定》明確了證明經濟困難的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申請人填報經濟狀況證明表,由有關機關、單位加蓋公章,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經濟困難標準審查認定申請人是否經濟困難,并可根據需要進行查證。
第二種是申請人持有關部門出具的特定證件、證明材料,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特困戶救助證、農村“五保”供養證等,法律援助機構經形式審查可以直接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
由于這些特定證件、證明材料有明確的發放條件和嚴格的審批手續,程序規定將其集中規定為只需進行形式審查的證明,既有效規范經濟困難證明審查工作,也有利于簡化程序,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
應當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其他情況
《規定》明確,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申請人及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人均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申請事項的對方當事人是與申請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請人的個人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申請人持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認為真實有效的。
如果對勞動訴訟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點擊律霸網法律常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獨家代理合同有效嗎
2021-03-05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